【導讀】12月5日,由中國政府網、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瞭望智庫提供學術支持的文津圓桌在京成功舉辦。論壇以“世界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企業國際化風險與對策”為主題,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企業的代表,圍繞國家戰略與跨國投資機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與經驗、“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下的中國基建新航線、跨國企業的全球化與本土化經驗與借鑒等四大議題,展開了深入而激烈的討論。
      “十三五規劃,中國企業走出去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亮點。”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在文津圓桌上如是說。中國企業經過上一輪國際化實踐,在大分化的全球經濟新常態下,為什麼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面臨哪些風險,有什麼經驗可循,怎樣與國家戰略聯動,需要哪些必要的政策支持?這些都是亟待總結和梳理的話題。
      會場上,有來自包括中國南車集團、中國長城工業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天合化工集團、塔塔集團等不同類型企業海外拓展的經驗與教訓,有來自國開行對企業關於融資成本高等尖銳問題的坦誠回應,也有來自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等國家相關部委官員的政策解讀。
      本次圓桌論壇有其深刻的背景。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副司長方蔚分析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提速,源於中國全球經貿發展日益凸顯的三大根本性變化:中國正在從純粹的資本輸入國快速轉變為凈對外資本輸出國角色;中國的製造業從中低端向裝備製造業的重大轉變;政策層面,從審批制轉變為備案制、制定負面清單等方面的重大轉變。
      全球經濟雖然仍陷泥潭,但中國的對外經濟戰略卻從未如此清晰。“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11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表示,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中國也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太和世界,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將達1.25萬億美元。
      以開放促改革、培育競爭新優勢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部署,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是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的要求。
      2014年,預計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將首次超過外商對華投資,這也將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重要分水嶺。去年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舉措,如放寬海外投資限制、簡化審批程序等,而繁瑣的審批程序正是此前中國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障礙。
      從審批制度改革到構建亞太自貿區,從倡導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到提出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中國“走出去”戰略正加速推進,也為中國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預見,這將催生“走出去”的又一輪熱潮。但與10多年前相比,中國企業面對的國內外環境更加複雜,最近剛剛發生的墨西哥高鐵項目事件也給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同時,上一輪走出去熱潮也沉澱下諸多經驗和教訓。
      “新常態下,中國企業走出去將是一個全方位、多領域的發展,這是一個促進中國產業轉移,構築中國的國際生產網絡和全球供應鏈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說。  (原標題:文津圓桌“頭腦風暴”:新常態下問計中國企業走出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46lrn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