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為什麼為學校購買一座明代牌樓門?
  方海:我所在的藝術設計學院設置了很多專業,教育大部分以書本為主,學生需要實踐方面的具體知識,就必須看到實物,否則只能憑空想象。有個成語叫百聞不如一見,書本、圖片、網絡都遠遠不如實物。
  買下它也是碰巧。有一次,我去北京開會,參觀一個古建築、古傢具集散地時看到了這座建築。我正好懂這個東西,而且正好我們學校有需要,我就把它買下來了。
  這個牌樓門花了數十萬元,是用我個人的科研啟動經費購買的。我作為學校從芬蘭特聘的專家,有一筆專門的科研啟動經費,理論上是給我用的,實際要求要用在學校建設上,頗有“中國特色”。我用經費買下了這個牌樓門,代表的是我的教學理念。
  羊城晚報:僅購買一個實物,對學生的課業能帶來多大的影響?藝術學院沒有建築學專業,而是以工業設計等較現代的設計為主,您購買的古代建築小品與學生搞設計有直接關係嗎?
  方海:有直接關係。現在我們都講“跨界”設計,設計的靈感往往來自不同方面,例如一部手機的設計靈感可能來源於一個茶杯、一把剪刀、一艘宇宙飛船。這個明代牌樓門向學生們提供了很多不同理念,這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縮影,包含了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設計理念、古代雕刻藝術。
  我強調重視產學研結合,重視對學生實際設計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
  羊城晚報:您的這種行為是否招來質疑?
  方海: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例如有人問“擺在這裡乾什麼”,這屬於最傻的提問。這個古代建築小品給校園增加了文化的氣息和文化底蘊,體現了文化的傳承,但很多人說它跟校園不協調。
  羊城晚報:您作為國際頂尖的人才,從芬蘭來到廣州任教,帶著什麼樣的想法而來?
  方海:學設計的在廣東大有作為。廣東有上百萬家的企業,是國內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重地。雖然廣州的設計似乎落後於深圳,但深圳是一個新興的城市,而廣州更有底蘊。目前國內各行業亟待轉型升級,企業發展遇到瓶頸,只有設計能夠幫到他們。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比較晚,是靠浪費資源發展起來的,以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環境的破壞作為代價,但這是不可持續的。相比國外的設計,中國才剛剛起步,廣東有多大的企業群,設計行業就有多大的發展潛力。這是我從國外回到廣州的重要原因。
  ·梁爽·
  梁爽  (原標題:“學設計的在廣東大有作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46lrn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