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報道本報倡議的愛心尋耳行動,小明傑的後續康復訓練問題也得到解決
  裝上耳蝸前,劉明傑和老師一起玩游戲還有些吃力,裝上耳蝸後,他又恢復了活潑。 重慶晨報記者 胡傑儒 攝
  8日,丟失人工耳蝸的4歲男孩劉明傑在大家的幫助下裝上了“新耳”。這場重慶市民的愛心行動,14日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小明傑裝上新耳蝸已經一周了。他恢復得如何?昨日,爸爸劉保洪開心地說,兒子又能聽見聲音後,聽力訓練又有了進步,周末跟爺爺回長壽老家踏青去了。
  央視報道重慶愛心“尋耳”
  14日,央視《新聞聯播》出現了重慶男孩小明傑的身影。電視畫面將大家帶回到3月1日小明傑丟失耳蝸的那一幕。沒了耳蝸,小明傑陷入苦惱的無聲世界,再配新耳蝸,要花費數萬元,在主城打工的父母無力承擔這筆高額的費用。
  5日,學雷鋒日當天,重慶晨報官方微博發起倡議,上百志願者來到小明傑丟失耳蝸的南岸區南湖路一帶,四處尋找線索。沒有發現丟失的耳蝸,可是大家沒有放棄繼續幫助小明傑。第二日,志願者帶著玩具、糖果來到重慶市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看望小明傑。而後,一筆筆愛心款匯到了重慶市慈善總會的愛心賬戶上。
  據這條《愛心,讓4歲男孩裝上“新耳”》的新聞報道,8日,小明傑在西南醫院重新裝上人工耳蝸,重慶市民的愛心捐款甚至超過了購買耳蝸的費用。
  小明傑又變得活潑起來
  一周前,劉明傑裝上“新耳”,回到了學校。小一班的駱雪琴老師發現,小明傑上課又開始積極主動舉手發言了。
  駱老師說,丟失耳蝸的那個星期,小明傑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上課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跟著老師又說又唱的時候,小明傑大部分時間都靜靜地坐著,低頭擺弄自己熟悉的東西。
  “那時候,真的讓人很擔心。”駱老師說,像小明傑這種先天失聰的兒童,做了人工耳蝸,再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很有希望跟正常人一樣生活。但是丟了耳蝸後,回到無聲世界,康復訓練就無法繼續了。
  上周,教學主題是“認識我的爸爸媽媽”,語言課上,老師教孩子們認識家庭成員,下課後,劉明傑能清楚地表述,他家裡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渝中區啟音學校免費培訓
  劉明傑之前的耳蝸手術享受的是國家資助政策,在重慶市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免費治療的時間將在下個月結束。
  中心主任鄧小玲昨日告訴重慶晨報記者,因為小明傑丟了耳蝸,很多愛心企業和市民伸出援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除了市慈善總會募集的善款,劉明傑老家的長壽殘聯、愛心志願者等都捐了款。
  耳蝸生產商瞭解了孩子家裡的情況後,價格也一降再降,從5.8萬元降到4萬,後來又優惠了5000元。
  如今,新耳蝸裝上了,還有愛心企業表示繼續幫助劉明傑康復訓練。“按照國家的相關資助政策,失聰兒童可以在耳蝸手術後享受一年的免費康復,而後,由其家長負責後期的康復訓練。”鄧小玲說,特殊的康復兒童就讀的學校費用比普通幼兒園高出不少,前幾天渝中區啟音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表示,他們將提供免費康復治療。這對於收入不高的打工家庭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周末開心回老家踏青
  上周末春光明媚,小明傑跟爺爺回老家長壽踏青去了。
  “星期六爺孫倆就坐車去了老家,周日下午才回來吧。”昨日,劉明傑的爸爸劉保洪說,自從兒子裝了“新耳”,快樂又重返他們家。現在跟孩子說什麼,他基本上都能有些反應,喊小明傑的名字時,他能轉頭看著你,喊他拿個東西,他會轉個背遞給你。
  劉保洪說,戴上新耳蝸後,孩子一直很正常,回家不僅跟家裡人相處和諧,還能跟鄰居小孩一起做游戲了。
  “我們一家人終於可以放心了!”劉保洪說,周末小明傑跟著爺爺去老家踏青,高興得不得了。
  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 實習生 李婷  (原標題:裝上新“耳朵” 小明傑開心回老家踏青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46lrn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